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法律规章    正文

@同学们,新学期普法指南请查收

发布日期: 2025-10-09   浏览次数

大学是知识的殿堂,更是塑造法治观念的关键阶段。身处信息繁杂的环境,掌握必备法律知识,不仅是维护自身权益的盾牌,更是迈向成熟担当公民的基石。这份普法指南将为同学们揭示校园内外常见的法律风险点,助力大家自信行走于法治阳光下。

敲黑板,划重点,开学法律课开始啦!

01“校园贷”陷阱与理性消费

风险点: 低门槛、高利息、暴力催收,“裸条贷”等非法形式层出不穷。

法律法规学习

根据《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第一款,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出法定利率上限不受法律保护;暴力催收涉嫌违法甚至犯罪(如敲诈勒索、侮辱、非法拘禁)。

自护指南: 树立正确消费观,量入为出;确有困难向学校或相关部门求助,如生源地助学贷款、申请助学金、困难补助等。

02网络言论自由≠毫无界限

风险点: 网络侮辱诽谤、人肉搜索、传播谣言、煽动仇恨、侵犯他人隐私或知识产权。

法律法规学习

《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九十四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刑法》规定侮辱罪、诽谤罪、侵犯公民个人信息罪等。《治安管理处罚法》也对网络违法行为有明确规定。

自护指南: 发言前“三思”:是否真实?是否善意?是否合法?尊重他人权利和名誉;不造谣、不信谣、不传谣;谨慎发布他人信息及图片。

03兼职/实习中权益保护

风险点: 遭遇“黑中介”、克扣拖欠工资、超时工作无加班费、未签订书面协议、工作内容违法。

法律法规学习

《劳动法》、《劳动合同法》规定最低工资、工时、合同签订、社保等权益。

自护指南: 选择正规平台和用人单位;务必签订书面协议明确工作内容、时间、报酬、支付方式;警惕“高薪轻松”陷阱,拒绝参与任何违法活动;权益受损时,及时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寻求法律援助。

04学术诚信是底线

风险点: 论文抄袭、剽窃、数据造假、购买或代写论文、考试作弊。

法律法规学习

《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法》“学位论文或者实践成果被认定为存在代写、剽窃、伪造等学术不端行为”经学位评定委员会决议,学位授予单位不授予学位或者撤销学位。

自护指南: 坚守学术道德,独立完成课业;规范引用,使用查重工具自查;拒绝任何形式的代写、买卖论文服务;诚信应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