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法律规章    正文

学生网络安全指南丨防范网络诈骗

发布日期: 2025-09-14   浏览次数

提高反诈意识防范网络诈骗防范电信网络诈骗宣传手册警惕交朋友NO

亲爱的同学们,网络技术日新月异,网络信息也变得纷繁复杂。网络为我们带来了巨大的便利,同时也对我们的网络安全、信息安全做出了挑战。网络安全就显得尤为重要。“网络安全为人民,网络安全靠人民。”如何在利用网络便利的同时,谨记网络安全、保护信息安全、筑牢法治防线;并且学会合理利用网络、提高防范意识,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大学生安全警示教育——网络安全篇吧!


网络安全法律法规及政策

防范电信诈骗

国家制定了《网络安全法》《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等法律法规,规定了网络安全法律责任和制度要求。作为大学生应了解这些法律法规,明确网络行为的边界,不从事违法活动。


网络安全知识一:病毒陷阱

电脑病毒是一种经过恶意设计,能隐蔽运行和自我复制、具有破坏力和不良表现欲的计算机软件。它们在用户不注意的时候侵入计算机系统,破坏用户文件,窃取用户隐私,强迫用户浏览不良站点。


二:感情陷阱

不少人热衷于去聊天室找异性聊天,沉迷于精神恋爱之中,这不仅耗时劳神,而且还有一定的风险性。有人想把网上恋情向现实生活中扩展,则大多不能如意。有心理变态者专门扮作异性去谈情说爱,还有人通过网络搞爱情骗局,险象环生。


三:金钱陷阱

一是网络传销。交钱入会,靠发展线上赚钱;与传统传销相比,网络扩散范围更广、速度更快。

二是网上竞拍。此种骗术主要是找“托儿”或者自己哄抬拍品价格,以诱人上当,高价将拍品买走。

三是邮件行骗。被骗者收到“幸运邮件”,如果你真信了骗子的胡诌,把钱寄了出去,那么你等到的将是无休止的后悔。


大家千万别上当

增强个人信息保护意识

(一)保护个人隐私

不在网络上公开个人敏感信息,如身份证号、银行卡号、密码、验证码等。在一些社交平台或网站注册时,要注意阅读隐私政策,谨慎提供个人信息。

诈骗

(二)使用安全密码

使用复杂且不易被猜测的密码,可采用“大小写字母 + 数字 + 符号”的强密码组合,如“Tie*Zhi*452!”。并定期更换密码,增加账户安全性。

(三)谨慎处理个人信息

在提供个人信息前,要确认信息接收方的可信度和信息安全措施。例如,在参加活动需要填写个人信息时,要了解活动主办方的背景和信息使用目的。

(四)维护账号安全

不在公共场所使用个人账号,如网吧、图书馆的公共电脑等。如果必须使用,使用后要及时退出账号,避免账号被盗用或滥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