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法律规章    正文

大学生法律必修课丨知法守法,与法同行

发布日期: 2025-04-25   浏览次数

法治教育的重要性

法治教育对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有着关键作用。法律作为社会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公平、正义、诚信等基本价值理念。通过学习法律,大学生能够更加明确什么是可为、什么是不可为,从而在心中树立起正确的行为准则,塑造健康积极的价值观。

在校园生活中,良好的法治环境是校园和谐稳定的保障。当每一位学生都具备较强的法治意识时,诸如校园欺凌、盗窃等违法违纪行为就能得到有效遏制。同学们能够以法律为准绳,理性地处理同学之间的矛盾和纠纷,营造出和谐有序的校园氛围。

交通篇

01

红灯止步,绿灯通行,安全守则铭记于心。

《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六十二条:行人通过路口或者横过道路,应当走人行横道或者过街设施;通过有交通信号灯的人行横道,应当按照交通信号灯指示通行;通过没有交通信号灯、人行横道的路口,或者在没有过街设施的路段横过道路,应当在确认安全后通过。

02

严禁电动自行车及其电池进入室内停放或充电。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第六十四条:过失引起火灾的,尚不构成犯罪的,对直接责任人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5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警告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03

恪守交通规则,培养文明的骑行风尚。

骑电瓶车要佩戴正规的安全帽,不载(超过12岁的)人,不要存在侥幸心理。喝酒后开电瓶车同样是违规行为。法律规定骑行自行车或者是电动自行车,是禁止醉酒驾驶的。

04

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考取驾照,需提高警惕,防范骗局。

找专业的驾校,专业的教练,检查资质。可以的话和朋友搭伙并选择白天练车。

05

不要看到别人骑摩托很酷就盲目模仿。

不要因为是在学校没交警就乱试骑,无证驾驶会被处以罚款和拘留,严重的可能要去监狱“上学”。

学习篇

大学并非学习的终点站。过去考试不佳,或许只是几句轻责;但在大学,考试失败意味着挂科的风险,甚至可能危及毕业之路。若犯下重大错误,还可能面临被勒令退学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完成学校各项任务时,务必保持警惕,以免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

01

考试作弊不仅是诚信问题,还可能触及法律红线。

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考试都是国家考试,刑法规定在法律规定的国家考试中组织作弊属于违法行为。

02

自己别找“代”也别当“代”。

在大学校园中,代课、代跑乃至代考等“代”现象屡见不鲜,甚至有人借此牟利。然而,代刷网课等行为实属违规,代考更是可能触犯法律。那些组织代刷并从中获利的人,终将面临法律的严惩。

03

抄作业可能构成侵权。

大学阶段的学术作业(含论文、研究报告及原创性作品)均受《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保护。根据《高等学校预防与处理学术不端行为办法》第十六条规定,剽窃、抄袭他人学术成果将构成学术不端行为,其后果包括:

1. 学术处分:取消相关成果认定及学位授予资格;2. 行政处罚:记入个人诚信档案并予以纪律处分;3. 法律追责:根据《著作权法》第五十二条、五十三条,侵权者需承担停止侵害、消除影响、赔偿损失等民事责任,违法所得超五万元将面临刑事处罚。

04

自己去网上买书,警惕盗版印刷书。

很多人为了省点钱不在学校订购书本。但原价几十到了软件上只要个位数的书一定要谨慎购买,很可能是扫描复印的盗版,轻则错别字连篇重则内容混乱影响考试还涉及侵权。

消费篇

大学生活充满诱惑,时常想要自我奖励,却容易陷入经济困境,又不好意思向家人求助。若你计划通过兼职解决经济问题,务必提高警惕,确保选择合法、安全的工作机会。

谨防刷单骗局,世上不存在轻松点击即可日赚百元的美差。若误信此言,恐将落入诈骗分子设下的圈套,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无论是刷好评还是刷差评,均可能触犯法律,情节严重者甚至构成刑事犯罪。此类行为可能涉及的罪名包括虚假广告罪、非法经营罪、敲诈勒索罪以及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等。

切勿将个人电话卡、银行卡、微信及支付宝账户出租或出借他人,亦勿协助陌生人进行转账操作,以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七条之二的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规定,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第一款的规定处罚。

警惕校园贷,理性消费。

在考虑借贷之前,务必评估自身偿还能力。一旦不慎陷入高利贷或裸贷的深渊,可能将毁掉一生。《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六百八十条明确规定:禁止高利放贷,借款利率不得违反国家相关规定。若利率在法律允许范围内,作为已满18周岁的大学生,属于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按时归还贷款本金及合法利息。

社交篇

在大学里,你将遇见形形色色的人,结交来自四面八方的朋友,也可能开始向往小说中的校园爱情故事。但请记住,无论是建立友谊还是恋爱关系,都应保持警觉,慎重选择,以保护自己免受伤害。

不要为了“面子”让自己身陷囹圄。

在大学,统一的校服不再,虚荣心或许悄然滋生。但请记住,不要为了装阔而借贷购买名牌或赠送力所不及的礼物。许多人因追求“面子”而借贷、炒股、赌球,最终走上歧路,损失惨重。与其冒险,不如量入为出,理性消费。真正的友情,不因物质的丰俭而改变。

警惕对待任何“新鲜事物”,稍有不慎碰上毒品后悔一生。

现在的毒品多种多样,更有“笑气”这样新型毒品,无论是去酒吧、KTV还是餐厅任何可疑的物品都不要接触。根据公安部2023年毒品形势报告,新型合成毒品已占缴获总量的67%。这些毒品常伪装成电子烟、跳跳糖等日常物品,甚至在奶茶、曲奇中掺杂违禁成分。特别提醒:根据《治安管理处罚法》第七十二条,吸食毒品将面临拘留及罚款;若涉及容留他人吸毒,依据《刑法》第三百五十四条最高可处三年有期徒刑。请谨记:真正的友谊不需要通过危险行为维系,远离任何可能涉毒的社交场景。聚会也要警惕离开过自己视线的饮品和食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