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安全知识    正文

安全课堂 | 守护青春每一刻:高校安全教育要点发布(2025)

发布日期: 2025-10-13   浏览次数

守护青春

高校安全教育要点

走上前来面带笑,问声安全要不要。

带上安全万事好,不带安全烦恼多。

带上安全中不中,为你省去许多愁。

安全第一记心间,时刻不忘保安宁。

一、提升安全认知水平

1.价值认知

理解安全是完成学业、成长成才的基础,安全意识是个人能力、素质与人格魅力的体现,优秀大学生需具备自我保护能力。

2.环境认知

了解大学校园的开放或半开放管理模式,主动关注和评估安全环境,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团结同学、舍友,积极融入集团、团体。

3.网络认知

了解互联网时代不良信息带来的危害,提高对网络虚假信息和有害信息的鉴别能力;不翻墙浏览境外网站,不发表不当言论。

二、培养必备安全意识

1.维护国家安全意识

认清复杂严峻形势,理解国家安全的重要性,明确自身在维护国家安全中的责任与义务,主动抵制危害国家安全的行为。警惕和抵制境外敌对势力的渗透、策反、间谍行为,增强反奸防谍意识,保守国家秘密,不随意拍摄、传播涉密场所和文件信息。警惕非法宗教、邪教向校园渗透,发现宗教、暴恐、极端思想等异常及时制止、报告。

2.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尊敬的领导、各位同事:2025年,在公司的正确领导和各部门的支持下,科技部门紧密围绕年度目标,以“总结”为核心,高效推进各项工作任务取得阶段性成果

3.遵纪守法与文明修身意识

增强法治观念,学法懂法、知法守法,不参与盗窃、传销、电信诈骗等违法活动;提升道德情操,远离品质低下和不良行为者,不酗酒、不沾毒;避免打架等冲突,明确"打赢坐牢、打输住院"的法律后果。

4.突发事件应对意识

储备必要的安全知识和急救常识,遇突发情况,如火灾、事故等,能快速判断,第一时间采取避险措施。日常积极参与应急演练,提升应对能力,学会在保护自己的同时协助他人。

5.自我调节意识

正确看待挫折,培养情绪控制能力和压力调节能力,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学会多角度思考问题,通过运动、写日记等方式释放压力、纾解情绪,提升心理承受与抗压能力。遇事冷静不冲动,避免极端行为。

三、加强在校学习生活安全防范

1.公寓安全

警惕上门推销诈骗,核实陌生人身份,存疑时联系辅导员或楼管。同宿舍或邻里相互关照,发现楼道陌生面孔主动询问,及时上报可疑情况。

2.自习室安全

公共场所不遗留贵重物品,避免长时间无人看管个人财物。发现物品丢失,第一时间联系工作人员协助查找。

3.公共场所安全

用餐、上下课高峰等人流密集时段,以及进出超市、餐厅拥挤场所时,保护财物安全和人身安全。

4.人身安全

离校远行或乘坐网约车,告知室友或辅导员行程及返程时间。与校园内水域、配电室等危险区域保持安全距离。

5.心理健康安全

正视压力、缓解焦虑,避免因长期情绪不佳影响生活,调整心态积极面对,主动寻找疏导方式。遇到心理较大困惑时,主动向学校心理辅导中心、辅导员或信任的人求助,不独自硬扛。树立正确的生命观,珍爱生命。

6.交往安全

建立健康的人际关系,学会正确处理恋爱、交友及人际关系中的矛盾与冲突。尊重他人隐私和边界,拒绝并抵制欺凌行为。加强互相关怀,发现同学情绪异常或有自伤倾向,及时报告辅导员或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

7.场馆安全

进入餐厅、体育馆、礼堂等场馆前,熟悉安全出口与疏散通道位置,按规定进出、就坐、退场。遇地震等突发情况,保持冷静,先躲在遮蔽物下,震动停止后有序疏散,防止踩踏。

8.运动安全

锻炼时将贵重物品妥善存放。运动中注意自身及他人安全,避免因追逐打闹引发意外。运动中发生矛盾冲突,保持克制、协商解决。

9.防火安全

宿舍禁用大功率电器,不购买"三无"产品。不私拉乱接电线,插线板不压被褥,无人时关闭电器电源。不焚烧物品、点蜡烛。离开宿舍、实验室、办公室前,确认水、电、气关闭,锁好门窗。

10.应急逃生

熟悉楼宇疏散路线与应急标识。发生火情迅速逃生,不乘坐电梯、不贪恋财物。火势较小时可使用灭火器等灭火,火势扩大立即撤离。遇到浓烟环境或逃生路线被封时,用湿毛巾或衣物遮蔽口鼻,用湿棉被护身或堵住门缝,到阳台呼救。

11.实验室安全

严格执行实验规程,穿戴防护装备,熟悉应急处理流程。剧毒、易燃易爆物品专人保管,使用后及时归位并登记。泄漏、火灾等事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疏散并报告安全负责人和保卫处。

12.实习实训安全

通过学校官方渠道获取实习信息,核实用人单位资质。签订正规实习协议,明确权利义务,注意工作中的生产安全与个人防护。

13.就业安全

通过正规平台投递简历,入职前核查企业资质。警惕"高薪""发展下线"等话术。不抵押证件或缴纳费用,拒交任何形式的押金、保证金、培训费等。签订就业协议,明确工作内容、薪酬和安全责任条款。保护个人证件,谨防证件被不法分子利用。

14.交通安全

校园内骑车遵守规则,不逆行、不飞车、不双手离把。不提倡在校内骑行摩托车。驾驶机动车严格遵守交通法规。

15.旅游安全

周末踏青、登山需结伴,选择正规景区,不前往未开发景区,提前规划路线与返程时间,查好天气,避免暴雨、山洪等危险时段出行,保持联系。

16.骑行安全

骑行自行车或电动自行车前,检查刹车、车铃,佩戴头盔,不单手骑车、不载人,夜间骑行开启车灯。遵守交通规则,过路口减速观察,防止发生碰撞事故。

17.防毒品药物滥用

了解吸食毒品及成瘾性物质的严重危害,清楚购买、贩卖毒品和成瘾性物质的法律后果。

18.防电信网络诈骗

了解掌握刷单、网贷、冒充客服或公检法、"杀猪盘"、购物退款等常见诈骗手法,不泄露个人信息,不将身份证、手机等借给他人使用,未核实清楚前不轻易转账汇款。不参与"跑分""帮信"等违规违法行为。

19.防流浪动物伤害

不虐待动物;避免被校园流浪狗、猫抓伤、咬伤,若不慎受伤及时就医处理。

20.应急联系

保存辅导员、室友、校医院的联系方式,有突发状况下能快速获取帮助。遇紧急情况第一时间报警。

同学们,作为新时代大学生,提升安全认知水平,培养必备安全意识,加强在校学习生活安全防范,掌握安全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