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安全知识    正文

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 || 划重点!大学生网络安全指南请查收~

发布日期: 2025-10-03   浏览次数

网络安全藏在日常每一处——从保护手机里的个人信息,到识破新型网络诈骗,再到规避AI生成内容带来的风险,大学生要主动学习、科学防范。让我们携手学习网络安全知识,用知识守护自己的数字生活!

Part.01

网络安全知识

01

网络安全是什么

网络安全从其本质上讲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指网络系统的硬件、软件及数据受到保护,不遭受破坏、更改、泄露,系统可靠正常地运行,网络服务不中断。而简单来看,网络安全就是如何在虚拟的互联网当中保证自己的信息或财产不受到非法侵害。

02

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当今时代,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网络安全已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从世界范围看,网络安全威胁和风险日益突出,并向经济、文化、社会、生态等领域传导渗透。

03

校园网络安全是什么

校园网络安全是指保护高校信息系统、数据资源和师生个人信息免受未经授权的访问、攻击和滥用。它涉及技术防护、管理措施和用户行为等多个方面,旨在为师生创造一个安全、可靠的网络环境。

04

校园网络安全的重要性

校园网络安全直接关系到学校教学科研活动的正常开展、师生个人信息的保护。没有网络安全,就无法保障高质量的在线教育、科研数据的安全以及师生的合法权益。

05

校园网络安全的特点

校园网络安全的特点主要源于高校环境的独特性质。这些特点包括:开放性(高校需要支持多样化的教学和研究需求;要求与外界学术界保持密切联系和资源共享)。高价值目标(存储大量前沿学术研究数据和成果;包含大量师生个人信息和教育记录)。用户群体复杂(包括学生、教职工、研究人员、访客等多类用户;用户IT技能水平参差不齐;用户设备类型多样,包括个人设备和学校设备)。技术更新快(需要跟上最新的教育技术和研究工具;安全措施需要不断更新以应对新的威胁;需要平衡安全性和可用性)。

Part.02

大学生网络安全指南

01

加强账号保护

1.设置高强度密码,“大小写字母+数字+特殊符号”,密码长度不低于12位;

2.不同平台账号使用不同密码,避免使用生日、姓名、学号等易被猜测的个人信息,可用密码管理器安全储存密码;

3.开启双重验证,给账号保护增加“第二把锁”。

02

管理社交账号

1.陌生好友申请时先核实身份,必要时可通过视频通话+回拨电话双重确认;

2.涉及“代课、代购、转账、借钱”等请求时,一律先电话确认;

3.发现被骗,第一时间联系辅导员+保留证据,方便后续调查与维权。

03

警惕陌生链接

1.收到“成绩查询”“奖学金申请”“快递异常”等链接,先核实来源,切勿直接点击;

2.不随便扫码、不随便使用陌生设备、不随便登录陌生网站;

3.登录学校系统、银行、邮箱时,手动输入官网地址,不依赖搜索或短信链接。

04

慎用免费WIFI

1.餐厅、咖啡馆、火车站的免费WiFi可能是“钓鱼热点”,使用前先确认安全性;

2.敏感操作,如支付、登录、查成绩等,尽量用手机流量或校园网;

3.关闭手机“自动连接WiFi”功能,防止误入假热点。

05

晒图也需谨慎

在社交平台发布内容时,请避免公开以下信息:

1.身份证、学生证、车票、护照等含个人敏感信息的证件照片;

2.家庭住址、电话号码、实时定位等隐私数据;

3.涉及学校内部系统文件、课程安排、考试信息的截图。

03

网络安全知识宣传手册

网络安全为人民

网络安全靠人民

网络无边,安全有界

让我们把安全意识揉进

每一次点击、每一次分享中

筑牢网络安全“防火墙”

共同守护好清朗网络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