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5国际消费者权益日
3·15消费者权益日到了
大学生活处处是“消费战场”
网购预售跑路、外卖吃出异物
兼职被骗押金、二手平台买到假货……
别让“社会第一课”变成“委屈第一课”
这份“大学生专属维权攻略”
教你用法律武器硬刚到底
315避坑重点区
1、网购陷阱
预售商品超时发货?
平台投诉+索赔违约金!
“七天无理由”遭拒?
直接甩出《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第25条!

2、外卖刺客
食物变质/少送?
拍照留证,平台申请全额退款!
商家态度嚣张?
反手一个差评+12315举报!

3、兼职套路
“先交培训费”?
快跑!法律禁止招聘收费!
工资克扣?
保留聊天记录,劳动仲裁见!

4、二手交易
“女生自用”?
可能是骗子!要求实物视频验货,拒绝私下转账!
收货不符?
拒签+平台介入,别确认付款!

5、校园雷区
尝试校园贷?
设下高利贷的陷阱
请勿轻易尝试
以免陷入债务危机

维权小贴士:遇到问题怎么办?
1、增强法律意识:了解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知道自己的权益和维权途径
2、谨慎选择:别盲目跟风,多咨询同学、老师或家长的意见,听取他们的建议和经验
3、保留重要证据:订单信息、支付凭证、聊天记录、商品照片等是关健
4、理性沟通:优先与商家协商,明确诉求
5、及时维权:拨打12315热线,或消费者协会和相关部门投诉举报
这些“隐藏技能”你get了吗?
不做“大冤种” 青春不被坑
你的每一次较真
都在让消费环境更公平
让我们一起通过法律的武器
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