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本站首页    工作动态    正文

这些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手法要注意!

发布日期: 2025-09-09   浏览次数

当你在家或宿舍刷着兼职群消息一条

“日结 200只需帮商家刷单” 的信息时;

当你接到自称 “教育局工作人员

”说有笔助学金待领取的电话时;

你是否曾心动或犹豫?

近年来针对大学生的诈骗案件频发

骗子们精心设计的陷阱!

学校Q群

诈骗分子常伪装成辅导员老师学生混入QQ群,他们会向入群新生收取金额不等的群费或者发虚假收款码收班费教材费,会推销诱导新生购买不必要的商品或付费课程,还会传播大量不实信息。因收费金额较低,多数学生不会联想到诈骗,警惕性很容易降低。

防范措施

入群前,通过学校官网官方公众号录取通知书附件等渠道,确认官方新生群二维码或群号,拒绝非官方渠道的陌生群邀请。

遇“入群收费”,“禁言且不解释官方依据”的群,直接退出,切勿因金额低而妥协。

群内若有“必买物品”,“必报培训”等信息,先通过学校招生办辅导员官方平台核实,不盲目相信群内非官方消息。

电话诈骗

大学生需重点警惕三类电话诈骗:

骗子常冒充电信公安或学校工作人员,以“手机号停机需解冻”“涉嫌违法需验证”“学费未缴将影响报到”为由,施压要求转账;

编造“中奖学金”,“领助学金”的虚假福利,诱导先交“手续费”“税费”,收款后便失联;

还可能利用非法获取的个人信息,精准报出姓名、专业等,谎称“家人突发意外急需用钱”,催促紧急转账。

防范措施

面对电话诈骗,不轻易相信陌生来电中“涉违法”,“领福利”,“家人出事”等说辞,不向陌生账户转账,不透露银行卡号、验证码等隐私信息;

对存疑的来电,通过学校官方电话辅导员家人当面/视频核实,尤其警惕对方“别告诉他人”的施压要求;

若察觉是诈骗或已受骗,立即保留通话记录转账凭证,向学校保卫处警方报案,及时止损。

宿舍推销

宿舍整顿完毕后,会有社会人员非本校学生冒充学长学姐上门推销,通过攀谈拉近关系,以“优惠折扣”,“必备用品”,“帮助完成实习作业”等话术诱导购买商品,或推销校园卡等服务实施欺诈。这些推销的物品往往缺乏明确信息和售后保障,一旦付款后出现问题,很难联系到对方。

防范措施

购买物品应选择学校内外的正规商店超市;对上门推销人员保持警惕,不轻易相信其说辞,拒绝购买;如遇可疑推销行为,及时向辅导员反映。

校园贷款

诈骗者通过互联网平台向在校大学生推送贷款广告,以“无抵押”,“低利息”为诱饵诱导贷款,要求缴纳“手续费”,“管理费”,“保证金”等费用,收款后便将学生“拉黑”失联;

更有甚者,要求学生提供照片视频身份证家属电话作为抵押担保,一旦学生无法如期还款,就以此威胁勒索。

防范措施

对各类贷款广告保持高度警惕,尤其是不熟悉渠道许诺的“低息”“无抵押”等“好处”,务必谨慎核实;如需资金支持,通过学校资助部门正规银行等官方渠道解决,坚决远离非法校园贷。

兼职刷单

诈骗分子针对学生想轻松赚零花钱的心理,通过网络平台发布兼职刷单广告。学生做第一单时,会返还本金并支付佣金以获取信任;待学生放松警惕、投入更多本金完成多笔任务后,诈骗分子便切断联系、消失无踪,骗取钱财。

防范措施

树立“不劳而获不可信”的意识,拒绝参与任何形式的刷单兼职;不向陌生平台或个人泄露身份证号银行卡信息手机号等个人隐私,避免信息被滥用造成损失。

警方提示

愿各位学生练就“火眼金睛”筑牢防诈盾牌让安全意识常驻心间用理智冷静护航美好大学时光开学季即将到来让我们一起对诈骗说“不”!

祝各位萌新安全报到,开启精彩而安全的大学之旅!